随着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临近,各项筹备工作进入关键阶段。自然资源部南海预报减灾中心(粤港澳大湾区海洋预警中心)与自然资源部汕头海洋中心(汕尾海洋预报台)密切协作,围绕帆船等滨海赛事对海洋环境预报的高要求,提前部署、多措并举,全力推进精细化海洋预报保障服务,为赛事顺利举行提供有力支撑。

南海预报减灾中心预报员分析冷空气和台风对比赛海域海洋环境的影响
早在赛事筹备初期,两家单位便联合组建专项保障工作组,针对汕尾红海湾赛事海域的特点,制定了“会商常态化、服务精准化”的保障方案。依托南海区域海洋观测网及粤东沿海观测站点,双方加密了对风速、风向、海浪、水温、潮汐等关键要素的监测频次,确保基础数据实时高效传输,为精准预报研判打下坚实基础。
汕头海洋中心充分发挥其区域观测方面的优势,重点加强对赛事周边海域的现场观测与数据采集,更全面掌握区域海洋环境实况;南海预报减灾中心则依托海区级预报技术力量,对观测数据进行深度分析,提升预报精准度。
面对秋季南海海域可能出现的复杂海洋环境变化,双方建立了常态化联合会商机制,定期开展赛事海域环境趋势研判。针对南海海域可能出现的热带气旋、灾害性海浪等潜在风险,专项保障工作组重点分析其对赛事的潜在影响,并结合历史数据与实时动态优化预报产品,形成了涵盖未来24小时逐三时预报及未来3天逐六时预报的多层次产品体系,为赛事组织方科学安排赛程、制定风险防控预案提供了权威可靠的决策依据。

图片来源:第十五届全运会组委会
目前,各项海洋环境预报保障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两家单位将继续加强协同,持续优化服务,全力为第十五届全运会滨海赛事保驾护航。
撰稿:仇月萍
图片:南海预报减灾中心
粤公网安备 440105020001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