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为自然资源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自然资源部南海局作为部派出机构,始终坚守政治机关根本属性,坚持在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上下功夫,准确把握部党组“严守资源安全底线、优化国土空间格局、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维护资源资产权益”的自然资源工作定位,认真履行海区海洋自然资源“两统一”职责,全面推进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部党组工作安排在南海区落地见效。
事业成败,关键在人,关键在干。近年来,一批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南海海洋自然资源工作者,自觉捍卫“两个确立”,以实际行动践行“两个维护”,继承和发扬了“忠诚担当、敬业奉献、严谨求实、团结拼搏”的南海文化和精神传承。他们劈波斩浪、远赴深海大洋,为获取一线海洋观测数据不畏艰险;他们敢闯敢试、勇于攻坚,为破解专业技术难点、堵点和痛点刻苦钻研;他们忠于职守、并肩逆行,用凡人“微光”汇聚成战疫“星河”,被赋予“最强后勤团”称号;他们坚守边远海岛,用默默奉献诠释对党忠诚……
奋斗创造奇迹,力量源于团结。新春伊始,让我们走近他们,记录他们接续奋斗的故事,倾听他们在碧海蓝天间续写新篇的坚定信心,汲取前进动力,在推进海区海洋自然资源事业发展,助力美丽中国建设的伟大征程中贡献力量。
坚守平凡
履职尽责践行初心使命
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是南海局广大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生动写照。“一日是风景、一年是坚守、十年是奉献。”有这样一些人,他们耐得住寂寞,春华秋实耕耘不辍,扎根在海洋台站一个个平凡的岗位;他们守得住初心,冬去春来热爱如初,执着于一项项朴实的职责。脚下沾了多少泥土,就能绽放多少芬芳。心中有责方为艺,不为繁华易匠心,是他们在平凡的日子里以滴水穿石的不平凡坚守诠释初心使命,向上向善,履践致远。
孤独守岛人,平而不凡的执着坚守——2022年的春节,是三沙海洋中心的陈坤在南海海岛台站连续度过的第三个春节,万家团圆之时,他却孤身远在天涯海角,守岛护岛。

陈坤正准备布放声速剖面仪
他一心向党当好表率——纵然远在千里之外,也从不间断对党务知识的学习提高,实地走访各驻岛单位,积极交流学习借鉴基层党建的先进做法,把党建工作延伸到祖国南海的边陲海岛;他一人分饰“两角”——不仅要做好主责主业,日复一日进行海洋站点观测监测,还要当好技师,做好仪器设备维修维护及后勤保障;他既主内又主外——守岛期间要参与项目组织协调、方案编制、报告编写等烧脑的“内业”,还要顶着高温暴晒、浪高流急赴远海完成海上调查的“外业”。在一次综合航次任务中,由于受疫情影响兄弟单位无法派员前往,他不仅出色地完成了自身的调查任务,还发挥党员表率作用积极参与兄弟单位其他调查任务。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陈坤无论人在哪里,岗位在哪里,不摆困难、不讲得失、不说不行,不仅把岗位当职业,更是把忠于职守、勤勉踏实干好工作作为坚定的追求。
栉风沐雨三十载,“明哥”一线写初心——在汕头海洋中心,经常可以看到一个瘦小的身影,因脚受过伤,他的步履有些缓慢,大家都亲切地叫他“明哥”。70后的明哥叫邱礼明,是汕头海洋中心测试分析室营养盐分析的骨干。1989年参加工作的他,在监测分析岗位上一干就是三十多年。他如“老黄牛”一般默默坚守——有时候做实验一站就是好几个小时,尽管腿上有旧疾,但他从不抱怨,从不懈怠。他牢守数据质量“生命线”——对质量追求精益求精,认真处理每一批样品,做好每一项质控。在每年的国家级检验检测机构能力验证、生态预警监测外控样考核中,明哥负责的营养盐项目,均取得优异的成绩。他是乐于助人的好大哥——几十年如一日的锻炼造就了“明哥”过硬本领,如今他已是资质认证扩项评审的骨干和营养盐分析的行家里手,同事们遇到营养盐分析方面的问题,总是能在他那找到解决办法。有人开玩笑说:“明哥该退居二线了。”“只要单位需要我,我就继续干下去。”明哥也笑笑回应。就在这样小小的实验室方寸之间,众多像明哥一样的南海海洋自然资源工作者以久久为功的坚守,为成千上万个数据保驾护航。

邱礼明正进行营养盐测试分析
海域海岛监管的“行家里手”——海域海岛海岸带监管工作,是海区局一项重要的职能,专业要求严,地方关注度高,局机关海域海岛管理处高惠萍以扎实的专业水平、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较高的学术素养,短短几年时间锻炼成为海域海岛海岸带监管工作的骨干。她熟悉行政法、海域管理法律法规,扎实的法律专业背景帮助她成为监管工作的“内行人”,能够“以法服人”;面对“疑难杂症”,她能沉下心来聆听各方看法,应对海量沟通事务,与各方建立良好联系;她善于调研总结,主笔调研报告获自然资源部年度优秀调研报告,组织编制了《自然资源部南海局海域海岛监管工作指南》等监管“工具书”,有效拓展深化了我局监管工作。

高惠萍在现场开展海域使用疑点疑区监管
南海海域海岛中心林纪江,是海底电缆管道行政审批技术支撑工作组骨干,严谨求实、服务高效,贯穿在他从事电缆管道勘察、铺设申请技术初审和监管技术支撑的全过程。

林纪江正进行海底电缆管道维修施工监管
2022年,受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管控新要求及广州新冠疫情双重影响,部分项目单位集中在第四季度提交申请,年底项目提交数量显著提升,技术审查工作压力倍增。林纪江不怕苦不怕累,加班加点,积极沟通局审批部门、项目单位,及时指导修改、复审材料,同时组织技术组强化监管能力,对申请作业船舶轨迹全覆盖“云”监管,居家封控的一个多月期间,累计技术审查、“云”监管13个项目、40余条船,充分展现了南海局高效的行政服务能力。海底电缆管道外业核实工作受人员、船舶、环境等的影响较大,监管难度远大于陆地,林纪江曾与同事不惧风浪与眩晕,搭乘小渔船飘摇近一个小时奔赴离岸10多公里处的海缆铺设船进行现场监管。
凝心聚力
后勤保障促稳定发展
“没人去上,党员先上”“没有办法,党员就是办法”。无论在疫情防控、维稳处变的最前沿,还是日常后勤保障工作中,广大党员总能奋勇当先,他们是干部群众心底的贴心人,是事业发展的“压舱石”。他们勠力同心保驾护航,全力守护和保障船舶平稳运行;他们用心用情办实事,倾力做好驻穗各大院区后勤服务;他们义无反顾在“疫”线逆行,将温暖送入人心。他们用自己的言行,让鲜红的党旗始终在重大斗争主阵地上高高飘扬。
奋楫扬帆,在考验中乘风破浪——“呜......”一声汽笛长鸣,2022年3月10日,作为国际起吊浮标能力最强的工作船之一,“向阳红31”船在广州扬帆起航,正式投入使用。经过精心选拔,南海保障中心20名专业骨干成为首批“向阳红31”船工作人员。他们认真摸索、刻苦钻研,在短时间内迅速掌握了全新设备的操作技能。

船长马明生(中)操纵船舶回收浮标
接船至今,“向阳红31”船已顺利完成2个航次任务,船舶设备性能得到全面检验的同时,也极大考验了全船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2022年11月,“向阳红31”船执行浮标应急回收任务,正值台风“尼格”刚过、寒潮来临之际,海况十分恶劣,最大风力达到8级,船舶颠簸得厉害。全船人员坚守岗位,迎难而上,船长马明生凭借过硬的驾驶技术和多年的航海经验,首次在海况恶劣的环境下使用母船船尾顺利贴近漂移的浮标。轮机长赵崇翰、电机员兼副政委高上兆凭借经验和设备图纸,确保任务顺利完成。新时代新征程,“向阳红31”船全体人员将继续乘风破浪潮头立,为每个航次任务顺利开展保驾护航。
全力保障,疫情期间他们这样干——关键时刻显勇毅,危急关头见担当。2022年年底,广州疫情形势严峻复杂,南海标准计量中心严格落实局疫情防控工作部署,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业务工作。

船医朱波为封控在仑头码头的船员做核酸采样
船舶管理组张岳洪、王涛、温永安等同志在交通受阻、人员不足、供应链受限的情况下,克服困难做好船舶物料、食品药品等补给工作,保障了“向阳红31”船于11月6日顺利出航;由于社区防疫人手紧张,船医朱波当仁不让承担起船员核酸采样工作;自10月26日起,在东莞中联码头值班的岸基值班员刘洋每天匆匆吃完早饭,便赶到值班室马不停蹄地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这些天,我和值班的船员都在连轴转,虽然30多天没回家,也会想念家人,老婆还有一个月就要临盆了,但在这特殊的时期,再苦再累我都觉得值!”许多船员及岸基人员舍小家顾大家,坚守岗位一线,疫情之下,船舶能够正常运转、顺利出航,离不开他们的奉献与坚守。
他们,是这个寒冬里海洋雅苑最美的风景——89人,奋战一个多月,连续坚守在海洋雅苑小区抗疫一线,他们是南海机关事务中心的党员青年。这些天里,他们化身为大院的“管理员”“快递员”“保洁员”,有的协助医护人员开展核酸检测;有的配合社区居委开展防疫政策宣传;有的背着几十斤甚至近百斤的物资,挨家挨户爬楼梯派送物资、清运生活垃圾;有的协助院区住户畅通看病就医的绿色通道;有的参与封控楼栋24小时值班值守。他们坚定阻断院区疫情传播的使命目标,切实肩负起抗击疫情的责任担当,用无私奉献传递温情与关爱。

南海机关事务中心“党员先锋队”和“志愿服务队”坚守在抗疫一线
危难之中,每一束平凡的微光,汇聚起来就是如炬的火焰。这些逆行者们的身影,成为寒冷冬日里海洋雅苑最美的风景。
每一份努力,都值得被尊敬和肯定,向他们致敬!
相关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pBDLxlyNd9F-PHIuCYv_NQ
https://mp.weixin.qq.com/s/68eHTTW7d7hwrFb9CwrlBg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y2xZKvlUXSaK6PZQKoy40Q
撰稿:齐超 余嘉萱
素材:南海局机关及局属单位
粤公网安备 44010502000179号